唯塑传播网

塑料产业服务平台

海量资源
咨询热线
广告

BOPP薄膜表面汽包的解决办法

2025-10-13 09:24 来源:唯塑传播


BOPP薄膜表面汽包(仅存在于薄膜表层,不贯穿膜体)的核心成因是薄膜表层与冷却/加热介质(冷却辊、拉伸烘箱风嘴)接触不良,导致空气残留或局部气体无法排出,集中发生在铸片阶段(冷却定型)和横向拉伸(TD)阶段。
解决需针对“表层空气残留”的关键环节,从设备状态、工艺参数、操作维护三方面精准干预。
 
一、核心解决:铸片阶段(表面汽包的主要源头)
铸片是BOPP薄膜表层形态的“定型环节”,若熔体与冷却辊贴合不紧密,表层易卷入空气形成“气膜”,冷却后固化为表面汽包,需重点优化以下4点:
1.修复冷却辊表面状态(消除“气膜滋生点”)
冷却辊(镀铬辊)表面的油污、划痕、冷凝水是导致贴合不良的核心,需按“清洁→修复→防冷凝”三步处理:
清洁油污/杂质:
停机后用无水乙醇(95%以上纯度)浸湿无尘布,沿冷却辊圆周方向擦拭表面,彻底去除油污(若油污顽固,可蘸取少量异丙醇辅助清洁);擦拭后用干无尘布擦干,避免残留液体。
修复表面划痕:
若表面有浅划痕(深度<0.01mm),用8001200目细砂纸沿辊面圆周方向(同旋转方向)轻轻抛光,直至用指甲划过无明显触感;抛光后用压缩空气(0.3MPa)吹除粉尘,再用乙醇二次清洁,确保表面粗糙度Ra≤0.1μm。
防止冷凝水:
若车间湿度>60%,冷却辊表面易结露(形成水膜,阻碍熔体贴合),需在冷却辊上方加装热风除水装置(出风口温度4050℃,风速1015m/s),同时开启车间除湿机,将湿度控制在40%55%。

2.优化冷却辊贴合压力(确保全幅紧密接触)
贴合压力不足会导致熔体与冷却辊局部存在间隙,卷入空气形成表面汽包,需按铸片厚度精准调整:
压力设定标准:
薄铸片(厚度23mm):压辊气缸压力控制在0.50.6MPa;
厚铸片(厚度35mm):压力提升至0.60.7MPa(避免厚片中间未贴合);
关键:用“压力传感器”检测冷却辊两端压力,确保偏差≤±0.02MPa(如左端0.55MPa,右端需0.530.57MPa),避免局部压力不足。
压力异常排查:
若局部仍有汽包,检查压辊轴承是否磨损(间隙>0.1mm需更换),或压辊橡胶层是否老化(硬度低于肖氏75度需更换),确保压力均匀传递。
 
3.缩短模头与冷却辊距离(减少熔体暴露时间)
模头出口到冷却辊的距离过长(>50mm),高温熔体在空气中下垂、表面氧化,易卷入空气,需调整:
距离设定:将距离缩短至3040mm,同时在模头与冷却辊之间加装“弧形导流板”(材质为聚四氟乙烯,避免熔体粘连),引导熔体平稳贴合冷却辊,减少空气卷入。
模头唇口校准:确保模头唇口(出口)与冷却辊轴线平行(偏差≤0.1mm/m),避免熔体一侧先接触、一侧后接触,形成局部空气残留。

4.控制冷却辊温度(避免表层快速固化封气)
冷却辊温度过低(<20℃),熔体表层瞬间固化,内部空气无法排出,易在表层下形成汽包;温度过高(>40℃),表层发黏易粘连杂质。需精准控温:
温度设定:根据铸片厚度调整,薄铸片(23mm)取2530℃,厚铸片(35mm)取3035℃;
温度监控:用“红外测温仪”每隔10cm检测冷却辊表面温度,确保全幅温差≤±2℃(若某区域温差大,检查对应水路是否堵塞,用高压水流疏通)。

二、辅助解决:横向拉伸(TD)阶段(避免表层汽包放大)
横向拉伸时,铸片表层残留的微小气膜会因加热膨胀,形成肉眼可见的表面汽包,需优化拉伸条件:
1.清理TD烘箱风嘴(消除局部过热)
TD烘箱风嘴堵塞会导致局部热空气分布不均,表层某区域过度加热,气膜膨胀为汽包:
清理频率:每周停机1次,拆下风嘴盖板,用压缩空气(0.4MPa)从风嘴内侧向外吹除灰尘、PP降解物;若堵塞严重,用细铜丝(直径0.5mm)轻轻疏通风嘴孔(孔径通常12mm),避免划伤风嘴。
风嘴检查:开机前用“风速仪”检测风嘴出口风速,确保全幅风速一致(偏差≤1m/s,常规风速1520m/s)。

2.调整TD预热区温度(避免表层过早软化)
TD预热区温度过高(>140℃),薄膜表层过早软化,残留气膜易膨胀;温度过低(<130℃),表层未软化,拉伸时气膜无法被拉平:
温度设定:将TD预热区温度控制在130135℃(比常规温度低510℃),确保表层缓慢软化,气膜随拉伸逐渐排出,而非快速膨胀。
温度校准:用“热电偶温度计”(精度±1℃)定期(每天1次)校准烘箱内温度传感器,避免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偏差(偏差>3℃需更换传感器)。
 
 

三、快速排查:3步定位表面汽包根源
若生产中突发表面汽包,可按以下步骤10分钟内锁定原因,减少停机损失:
1.观察汽包位置:
全幅均匀分布:多为冷却辊温度不当或压力不足;
局部集中(如边缘/中间):多为冷却辊局部划痕、风嘴堵塞或模头唇口偏差。
2.小批量验证:
更换备用冷却辊生产100米,若汽包消失,说明原冷却辊表面问题;
关闭TD预热区热风10分钟(低速生产),若汽包减少,说明TD预热温度过高。
3.检测原料:
若表面汽包伴随细微“白点”,取原料用“快速水分仪”检测含水率,若>0.02%,需重新干燥原料(80℃,3h)。

四、长期预防:日常维护要点
1.冷却辊维护:每天开机前用无水乙醇擦拭1次,每周用800目砂纸轻抛1次,每月检测表面粗糙度(确保Ra≤0.1μm);
2.原料管控:新料、回料均需干燥(回料干燥温度100℃,3h),回料添加比例≤25%(减少杂质带入);
3.工艺记录:每天记录冷却辊温度、压力、TD预热温度,形成趋势图,若参数波动超±5%,及时排查设备(如冷水机、空压机)。
 
BOPP薄膜表面汽包的核心是“表层空气残留未排出”,解决关键在铸片阶段优化冷却辊贴合与温度,辅助在TD阶段控制加热均匀性。通过“清洁冷却辊→调准压力→控温→清风嘴”四步操作,可将表面汽包不良率控制在0.05%以下,满足高透明BOPP薄膜(如食品包装、印刷基膜)的表层质量要求。

广告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