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,这两类塑料企业才能走得更稳
2025-10-09 来源:唯塑传播
最近跑展会、走市场,跟不少老板、企业负责人聊下来,发现大家普遍都在喊“难”——订单比去年少了许多,利润也压得所剩无几,还有就是回款周期更长。再加上社保、环保等方面的影响,许多企业都说自己都要快扛不住了。
但有意思的是,尽管很多企业老板在说难,我们却发现有两类企业在逆势增长,销售额增长了不少。
这两类企业,一类是行业里的龙头大企业,另一类是专做某类小产品的专精企业。
和一些龙头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聊过后,发现他们能逆势增长,主要得益于品牌影响力和规模效应。
这些龙头企业不是一天两天起来的,少则十几年,多则几十年在行业里摸爬滚打,早就把“品牌”俩字刻在客户心里了。比如做塑料配件的大厂家,要是想扩产买设备,只会盯着塑料设备行业那几家龙头,中小厂家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。
现在还能扩产的企业,自身就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,扩产要的是“稳”——设备不能出故障、做出来的产品精度得够,还得有售后随时盯着。他们自然会选跟自己实力相匹配的龙头合作,而不是其他企业。
再说说规模效应的好处。龙头企业买原材料,用量足够大,供应商肯定愿意给低价,成本也就比别的企业低不少。而且它们有钱搞研发,每年花在研发上的钱都不少,研发出更好的产品。

龙头企业一边拿着低成本的原材料,一边推出更好用的产品,在与中小企业的竞争中天然的始终占据主动,能得到大客户的订单十分正常,销售自然也是逆势增长。
再看那些专精企业,它们跟龙头完全不一样——不贪大,就盯着一个细分领域死磕,最后做成了“别人离不开”的存在。
比如有个行业内的企业,专门做航空航天用的特种塑料。这些塑料件看着不起眼,但要求特别高,比如极端温度下使用多次都不能裂开。这个企业投入不少资金和时间才成功做出这种塑料件来,还拿了不少的专利。
由于类似的产品生产技术门槛极高,需要长期的材料研发,且研发投入大、周期长,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涉足。而这类专精企业凭借技术沉淀,不仅掌握了核心专利,还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,成为产业链中“不可替代”的存在。
即便整体市场行情不佳,只要客户企业仍有生产需求,就必定会采购其产品,这使得企业订单始终保持稳定,销售自然稳步增长。
从长远来看,当前市场的分化趋势并非短期现象,而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。未来,要么像龙头企业那样牢牢掌控品牌、规模与大客户资源,要么像专精小企业那样深耕细分领域、构筑技术壁垒,只有这样,才能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稳。